發表時間:2018/11/08 責任編輯:國人在線
互聯網大會與烏鎮的結合是科技與文化衍生體,大數據時代是互聯網科技革命的產物,在這個時代背景下,地球正如當年所感嘆的——地球是平的。世界互聯網大會選擇了烏鎮,既有科技的元素,也有中國古典文化的因子。中國的烏鎮,有千年古鎮之稱,每天有超過2萬的游客來到這里,感受新與舊的交融。他們走著古人走過的墨香肆意的小石板路,同時也是互聯網大佬的前瞻思想。如今的烏鎮,“智慧烏鎮”物聯網平臺已啟用。傳統的消防栓、景觀燈、窨井蓋、垃圾桶等公共設施都裝了互聯網加物聯網的模塊。在互聯網選擇烏鎮的同時,烏鎮也選擇了互聯網。
烏鎮,是互聯網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互聯網?國人在線觀點
互聯網選擇烏鎮有幾大原由:
1、交通便利,可以通過各種的交通方式來到這里,相互間井然有序,這是互聯網帶了的轉變。
2、烏鎮是第一個將所有的高低壓線路、電視線、通信線路,將排污管道和自來水管道埋到地下的小鎮。這一理念,在2003年開發烏鎮西柵時,被很好地秉承。
3、古鎮曾作為歷史文化遺產頻頻亮相國際舞臺:烏鎮早已走出國門,已為世人所熟知
4、小鎮早已具備互聯網基因,在烏鎮亦隨處可見,無線網絡全覆蓋、搭建完善的旅游預訂網站、二維碼電子門票、支付寶掃碼購物等等。
5、烏鎮骨子里流淌的文化基因,是選址于此的另一關鍵,包容早已深深烙入了烏鎮的骨子里,與互聯網的精神非常契合。
大會組委會在全國尋找會址時,曾提出了三個條件: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;二是最好能找一個小鎮,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,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;三是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。按照這樣的條件,烏鎮就自己浮現出來,既有底蘊,又有活力的烏鎮,就是中國互聯網人的寫照。
烏鎮,是互聯網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互聯網?國人在線觀點
自第一屆互聯網大會以來,每一屆都有其主題:
第一屆“互聯互通 共享共治”;
第二屆“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;
第三屆“造福人類———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;
第四屆“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——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
到了本屆互聯網大會,“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——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則是最新的主題。
烏鎮,是互聯網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互聯網?國人在線觀點
烏鎮也選擇了互聯網
時隔四年,當我們重新回顧歷屆的世界互聯網大會,會發現這個曾經打著茅盾故居名號的江南古鎮,現如今已經和互聯網三個字牢牢的綁定在了一起。本屆大會在主題上更加貼合互聯網國際形勢;重點探討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數據、網絡安全、數字絲路等熱點議題。同期召開的“互聯網之光”博覽會,展示了全球互聯網領域的領先科技成果。本次大會還會將更多的科技成果應用于大會的各個環節,讓大會的舉辦更加智能化。這些議題的背后是:堅持科技創新發展,才能推動技術變革與進行更好網絡安全防護。
烏鎮,是互聯網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互聯網?國人在線觀點
世界互聯網大會不僅是展示其行業的科技成果,更是促使探討其行業的未來以及遇到的挑戰,推動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。正如烏鎮一樣,不論是互聯網選擇了它,還是它選擇了互聯網,我們有理由期待,未來會因為互聯網而更加美好。